您当前位置: 首页

发展林下经济 激活“绿色引擎”

日期:2025-04-11

近日,记者在黔江区白石镇中河社区“桑+菌+土豆”套种示范基地(如图)里看到,村民们正在地里采摘成熟的赤松茸,一派繁忙的采收景象,而刷白的桑树干与林下破土的赤松茸构成错落有致的生态图景。

“这片占地50亩的桑园,春夏养蚕收茧,秋冬种菌采菇,土地利用率提升了90%,亩均年产值突破3.5万元。”基地负责人田彪边采摘赤松边告诉记者,“3月以来,我们基地日均采收1000公斤,50亩总产预计7.5万公斤。1亩赤松茸年消耗5吨桑枝,这就需要大量收购桑枝,让原来废弃污染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的桑枝变成了蚕农户增收,每亩增收500元。桑菇套种不仅增加了桑园复种指数,提高了亩桑综合效益和土地的综合利用率,还通过实施一田两产业,有效增加了产业效益。”

自从有了这个“桑+菌+土豆”套种示范基地,周边的留守劳动力,有了挣钱的好去处,“我们会优先聘用村子附近的劳动力采摘蘑菇、基地固定务工人员有15人,高峰期30余人,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田彪表示,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关键是能为乡亲们增加点收入。

这边林下菌菇种植为群众开出“致富良方”,那边沙坝镇海拔较高的森林中,由重庆圣勃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四川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林下种植仿野生天麻即将结出“幸福果实”。

“目前看来天麻长势良好,林下立体天麻种植技术易于掌握,既适合规模化发展,也适合农户家庭发展,不仅破解传统天麻种植‘种一地、换一地、歇三年’的难题,还确保了天麻种源纯正、实现高产稳产,能够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对生态环境也不造成破坏。”沙坝镇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田维民提起发展打造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的优势很是激动。

据悉,为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信心,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吸引10余户农户种植了20亩天麻,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服务。

这仅仅是黔江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借力山区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绿色空间,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种养大户、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力促进资源增质、林业增效、农户增收,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提升发展成色。截至目前,共建成“桑菌”示范片1000亩,发展“桑菜”12000亩,试种“桑药”70亩,探索林下种植珠兰花、天麻各20亩,巩固林下养蜂3万桶。石钟山康养旅游特色产业文化园获批“市级森林康养基地”。林下经济正逐渐成为全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黔江区将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化林权改革取得成效。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联户经营,扶持示范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式联营,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坚持多模式发展、多品类共存,积极推广林菌产业,有序发展林药、林花、林蜂和森林康养产业,科学引导林下养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记者 田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