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151B/2023-00032
  •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计划、发展目标
  • 成文日期 2023-02-16
  • 发布日期 2023-02-16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发布机构 黔江区发展改革委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重庆市黔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履职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落实“十四五”规划各项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以加快建设“一中心一枢纽”,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为目标,扎实推进“四城建设”,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总体平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1.7亿元、增长3.2%

(一)三次产业稳中有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37:50.3,农业、工业经济增速分别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3个、1.8个百分点。

一是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完成全年播种任务,荣获全市小春粮食、油料生产突出贡献区县。稳猪兴牛加快实施,新增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5个,开工建设5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4个、3000头奶牛场1个,出栏生猪、牛分别增长7.2%7.6%,肉制品全产业链产值达22亿元。特色产业巩固发展,种植烤烟3.4万亩、产烟8万担,在地桑园9.4万亩、产茧7.4万担,产量连续12年全市第一。种植羊肚菌5770亩、产量1100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土地宜机化改造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六九畜牧公司36万吨饲料厂建成投产,阿蓬江2000头肉牛、首牧4000头奶牛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经营能力持续提高,土地流转率49.6%、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三变”改革试点村28个,7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三社”融合更加深入,提质增效基层供销社3家,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5家,创建“星级社”8家,发放“三社融合贷”1245万元。

二是工业经济总体良好。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卷烟及配套、新材料、消费品、生物医药、新能源产值分别增长8%17.8%3.9%9.2%2.5%。重点企业运行良好,13家企业产值增长超过10%、占比2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3%、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三磊玻纤一期二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21个项目投产运行,烟厂易地技改、麒麟风电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工业投资19亿元、增长18.7%。实施10“金链条”培育,累计引进和培育企业近30家,玻纤产业1+10、蚕桑丝绸产业2+17”等“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链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专栏1  2022工业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1.卷烟及配套产业:烟厂易地技改项目生产配套建筑土建及公用工程(土建I标段)完成总体进度的20%,联合厂房土建及公用工程(土建II标段开工建设。

2.新材料产业:三磊玻纤一期二线、年产10万吨再生铝生产线项目投产,年产30万吨石英砂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年产500万米新型管材、5000吨玻纤砂轮网格布项目开工建设,年处置5万吨铝灰铝渣项目即将启动土地挂牌。正阳新材料和弘龙水泥生产线合并重组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消费品产业:实施2000绪缫丝机蒸汽发生器及清糙器、缫丝设备更新等技改项目,年产2000吨大豆蛋白食品、5000吨火锅底料及食材加工项目投产,年产2万吨农副食品加工项目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大庄酒业白酒产业化项目启动前期工作

4.生物医药产业:衡生胶囊年产100亿粒空心胶囊项目全面达产,鑫禾生物完成氯化钾颗粒和枸橼酸钾颗粒两个项目研发。

5.新能源产业:五福岭风电全面达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运行,麒麟风电项目完成投资进度的50%麒麟风电二期项目已上报核准申请,金洞风电成为全市唯一获核准的风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三是服务业发展承压前行。金融运行稳中有进,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751.1亿元、增长6.1%,保费收入12.8亿元、增长2.4%。乡村基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六九畜牧、三磊玻纤完成上市辅导备案,重庆OTC挂牌企业51家、居渝东南第1位。业务辐射渝东南的浦发银行黔江支行开业运营。房地产业持续低迷,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7亿元、下降6.5%,销售商品房36.7万平方米、下降9.2%。交通运输业低位运行,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12.3%,空港客、货运吞吐量分别下降65%93.2%。文旅融合稳步发展,推出特色旅游线路10条,A级景区实现购票117.3万人次、门票及二销收入1.6亿元,分别增长80.5%130.8%。其他服务业增速放缓,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9.3亿元、下降2.8%,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2.9%20.3%14.7%5.8%

(二)三大需求稳步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一是投资运行稳定增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增长13.6%,超过预期目标3.6个百分点。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周调度”工作机制,纳入年度计划实施的94个政府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34.3亿元增长22.3%60个项目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其中24个项目实现建成投用,34个项目因资金未落实、设计或内容调整等原因未达计划进度。向上争资成效明显,储备及申报中央预算内、政府专债、中长期贷款项目等28批次,累计争取到位各类建设资金20.5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规模居渝东南第1位,专项债券资金总量高于近3年总和。管理机制持续优化,上线运行全区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制订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专栏2  2022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1.达到进度:茶园水库、城乡供水一体化、罗家堡水库、新华中学教学综合楼、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60个项目达到时序进度。其中,过境高速公路、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城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X091伍家沟至六道拐二级公路(望岭至太极)等24个项目建成投用。

2.未达进度:黔江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中心医院“三合一”、过境高速公路(渝湘联络线)互通连接道路、城南中心校迁建等34个项目未达进度。

二是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居民消费保持平稳,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27.7%3.1%-0.5%6.4%。出台“促进消费十条政策措施”,实施展会促销活动200余场,拉动消费30亿元。培育限上商贸企业46家、个体29户,完成消费帮扶3亿元。电商基础不断夯实,打造区级电商直播基地5个,举办直播电商活动15场,推动羊肚菌、富锶山泉水等14款产品入市,实现电商交易总额69.6亿元、增长15%,其中网络零售额33.9亿元、增长14%。商业体系加快完善,申报区域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项目4个,酱园巷鸡杂主体街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展14个乡镇街道食用菌供应链体系建设,促进食用菌企业商品化处理能力提升50%,冷链物流设施提升30%

三是外贸经济稳定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1.7亿元、下降2%。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10家、累计达109鑫禾生物、鸿钻贸易公司首次实现进出口业务,双河丝绸白厂丝等级达到欧盟出口标准。全额扶持衡生胶囊、三磊玻纤等外贸企业购买出口信保,增加科瑞南海制药500万美元出口信保额度授信。持续深化与自贸试验区对口协作发展,完成复制推广创新经验45条。

(三)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增强教育、医疗、旅游三大集散功能为重点,持续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一是集散功能持续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持续推进,武陵山机场改扩建项目全面完工,过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渝湘高铁黔江段工程形象进度超过50%,黔江站枢纽配套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批复,黔万高铁、黔务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普通高考特殊类型资格线上线人数渝东南第,职教中心对口高考上线人数连续6年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区外来黔就读学生占比24.5%,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组建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渝东南教研工作中心落户黔江,黔江中学成为渝东南唯一的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联合体发起学校。医疗能力建设持续加强,中心医院挂牌“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成功实施武陵山区首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抗癌手术,获批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渝东南分中心,区外来黔就医病人占比33%。中心医院正阳院区有序推进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项目主体完工。旅游设施加快建设,正阳山景观楼项目主体完工,濯水古镇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金山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二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民警新村、供销社等12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桃子坝片区污水管网、城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新老城污水管网连通等雨污分流管网建设5公里,改造供水管网4.9公里,供水“一户一表”改造1000余户,开工建设石城社区城市更新等项目。城市环境持续提升,完工武陵水岸音乐喷泉维修提升工程,新改建公厕7座,安装太阳能路灯565盏,硬化泥泞路34条,维修破损道路30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9万平方米。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国家卫生区顺利通过复评验收,城区主次干道保洁率达100%照明设施完好率97%以上,新增停车场37个、公共停车位9907个,拆除、整改违法建筑8.7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推进,完成高铁站前片区概念性规划编制。

三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8.3亿元实施项目267个。太极镇创新12345乡村治理模式,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创建有序推进,农产品加工园、电子商务中心、金鸡坝农业示范园已成雏形。金溪镇“一镇三园”打造稳步推进,“三金品牌”持续深化。石会镇、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加快建设。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小南海镇桥梁村和鹅池镇南溪村、社溪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成功申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9个。持续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青杠至太极段公路改建工程(三标段)实现通车,麻田至蓬东等4“四改三”项目加快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30公里,安装生命护栏100公里。太极水库、瓦窑堡水库建设有序推进,茶园水库开工建设。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加强对外协作交流,推动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对外协作不断加强。区域协作持续深化,全面完成与高新区对口协同发展24项年度重点任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入1.99亿元。开展协同发展职业技能培训8355人次,向高新区输送就业603人。产业协作取得成效,衡生胶囊向植恩生物销售明胶空心胶囊2000万粒,蓬江食品与重百新世纪商场达成长期供货合作关系。争取到位大渡口区、高新区横向生态补偿资金1.25亿元。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落实援助资金5190万元,实施项目51个。招商引资精准发力,铝晟再生铝、火锅材料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建设及投产,全年签约正式合同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189.4亿元、增长25.6%,到位资金31.5亿元、增长25%

二是重点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综办”,推出68“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9.3%。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归集水电气等特定信用信息40余万条。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为35家企业授信1329万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累计确权面积115万亩、承包农户12.2万户。初步构建1+2+3+10+N专业精准招商新格局,凝聚形成全域招商强大合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开展3户区属国企市场化薪酬改革试点,集团总部去行政化、企业运行市场化、国资监管信息化等方面取得进展。教育医疗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区管校聘”改革有序推进,“双减”工作持续深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现“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8.7%。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持续落实国市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约医保基金5299万元。启动实施全市唯一的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创新推进三明医改经验“黔江实践”。改革案例上榜全国典型,《创新“五转”协作机制打造东西部协作样板》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创新“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案例》被《中国改革年鉴》采用。

专栏3  2022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1.承接落实国市部署改革项目:促进民营经济改革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等96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2.协同推进自主探索改革项目:建立“两榜一链”干事创业激励机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2345工作法等45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3.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重点改革任务:深化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要素双向流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36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三是创新优势更加巩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新培育科技型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总量分别达431家、53家,在渝东南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西部(重庆)科学城黔江孵化中心挂牌成立,新培育国家级“双创”平台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瑞南海“癃清胶囊新产品开发”获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争取市科技局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科技项目33个,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638891万元、累计达3.2亿元。知识产权成果丰硕,新增注册商标6656件、专利258件,有效发明专利达107件。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与西南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武汉科技大学团队组建武陵山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成功举办渝东南校企科研项目对接活动2场,推介生物功能膜材料、布洛芬水凝胶贴剂等科技成果30余项。

(五)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绿色发展有序推进。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一是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淘汰老旧车637台,实施机动车辆道路抽检3003台。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持续保持类及以上,39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工建设青杠、冯家污水管网,濯水镇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金溪镇、金洞乡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工投用,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85%。污染地块联合监管机制持续完善,辖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城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稳定在100%

二是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5.1万亩。建成义务植树基地31个,义务植树种植各类苗木130万株。市级保障性苗圃、良种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成功培育红豆杉等各类苗木118万株。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其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完工,渝东南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建成投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一河一长”,细化“一河一策”,完成河道治理17.3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7平方公里,中井河成功纳入全市第二批示范河流建设。持续加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开展水陆巡航护渔3万余公里,办理非法捕捞行政案件16起、刑事案件22起。

三是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双碳”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全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绿色金融发展有力,成为全市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报账区县。五福岭风电全面达产,麒麟风电加快建设,金洞风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获批五福岭风电二期、麒麟风电二期等项目开发指标25万千瓦。完成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扩建垃圾场渗漏液预处理项目以及15城乡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废弃农膜村级回收点101个,回收废弃农膜377.7吨,新培育区级农膜加工企业1家。

(六)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出台市场主体培育奖励扶持办法、链”激励机制等系列政策措施新发展市场主体6389“四上”企业66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免税费10.8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8亿元。兑现产业扶持奖励政策资金4.2亿元,减免845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832万元,8家房开企业提前使用预售监管金1.1亿元。持续实施金融惠企,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贷款1.4亿元贷款贴息3224万元,发放应急转贷周转资金1.4亿元,落实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3.1亿元。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发放1461户企业稳岗返还补贴1004万元,办理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842万元减征2781户企业失业保险2514万元。

二是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成效明显,组织2.3万名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转移农民工就业12.9万人,开发公益岗位累计安置各类人员2160,推荐高校毕业生就业154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带动就业2607人。社保参保扩面提质,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放养老保险待遇14.6亿元。教育保障明显增强,黔江初级中学食堂和运动场等3个项目完工投用,新华中学教学综合楼工程主体完工,人民小学综合楼等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推进金溪镇卫生院创建甲级乡镇卫生院,建立“区聘乡用”“乡聘村用”制度,选派42名医务人员下沉基层服务。民生事业稳步推进,15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探索“六送六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专业化活动600余场次。烈士陵园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万涛故居、三台书院等文物实现活化利用,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500余场。

专栏4202215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1.完成民警新村、供销社等12个老旧小区改造。

2.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6%,普惠率95.3%,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

3.全区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中心)覆盖率达100%,培训心理健康教师317人,开展中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00余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知识知晓率达76.5%

4.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学科类培训机构转非学科18注销7家,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参与学生数61607占比98.7%

5.完成建设劳动者港湾10

6.完成街头绿地提档升级改造5万平方米

7.完工石会老年养护院工程,完成黑溪、沙坝、太极、中塘、小南海、蓬东等6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水市、马喇、太极、石家、小南海、蓬东等6个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

8.建成托位800个,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1.62

9.开展“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创建3“残疾人之家”,面诊176个家庭,为261名符合条件对象进行基因检测,为255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10.安装“四好农村路”生命安全护栏50公里

11.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主体完工,总建筑面积27800

1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项目主体完工,新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实训基地4500㎡,改造装修实验室1000㎡。

13.完成黎水、杉岭、新华、太极、水田、白石、黑溪等7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基础建设,同步配备垃圾勾臂车、箱体、压缩式垃圾车等

14.武陵水岸音乐喷泉完工投用,完成改建公厕4新建公厕3座,硬化城区泥泞路1.8平方米,对城区无灯区安装LED太阳能路灯565盏。

15.实施“四好农村路”230公里

三是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疫情防控科学高效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接种新冠疫苗113万剂,迅速果断处置多轮多点突发疫情,方舱医院60小时建成投用,收治渝东南片区和南川患者1277。风险防范扎实有力,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完成7.3万吨储备库建设。完善债务管控机制,努力化解存量债务。年末银行业不良率1.1%,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恒大名都、中昂黔州府项目有序推进,房地产风险防化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治安警情、刑事警情、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分别下降6.8%6.4%13.9%。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深化安全大检查,开展百日大整治,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功应对多起火、洪、旱、地质灾情险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疫情、旱情、火情“三情”叠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区五届人大一次批准的26项计划指标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14项指标完成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12项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表1)。其中,疫情、持续高温导致企业限电停产,加之产品销售价量双降,前三季度45%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下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受非企业法人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不足等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达到0.5%;疫情限制旅游、居民生活消费活动,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达到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1.5%;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体企业经营困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负增长;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产量未达预期。

1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

实际比目标±

绝对值
(亿元)

增速
%

推动高质量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7%以上

281.7

3.2

-3.8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以上

——

5.7

-2.3个百分点

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0.6%

0.5%

——

-0.1个百分点

4.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6.5%

7.3%

——

+0.8个百分点

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2

2.2

——

+0

6.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9%以上

8%

——

-1个百分点

7.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以上

5.7%

——

-1.3个百分点

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0%以上

72.5

13.6

+3.6个百分点

9.工业投资增速

20%

19

18.7

-1.3个百分点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0%以上

156.1

1.5

-8.5个百分点

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6%以上

25.9

-1.4

-7.4个百分点

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0%以上

60.9%

——

+0.9个百分点

13.新增规模(限额、资质)以上企业数量

80家以上

66

——

-14

创造高品质生活

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3%以内

2.1%

——

在控制范围内

1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5%以上

32463

12.9

+3.4个百分点

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0%以上

16767

7

-3个百分点

17.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1.5万人以上

1.7万人

——

+0.2万人

18.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5.5%以内

——

在控制范围内

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19.进出口总额增速

15%以上

1.7

-2

-17个百分点

20.开通航线数量

15

15

——

达到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10%

3.1%

——

达到目标

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达到市上要求

达到要求

——

达到目标

2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50天左右

359

——

达到目标

24.森林覆盖率

65%

65%

——

达到目标

统筹发展和安全

2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3.5万吨以上

23.1万吨

——

-0.4万吨

2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0.04/亿元

0.04

——

在控制范围内

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2项指标以统计发布数为准。新增规模(限额、资质)以上企业数量以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以市发展改革委反馈数为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市生态环境局反馈数为准。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以市应急管理局反馈数为准。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2023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黔江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系统谋划、抓住关键、勇于创新,努力争先创优,追求跨越式发展。

(一)形势判断

2023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国、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依然明显,全区经济虽保持了恢复性增长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冠病毒感染影响短期内仍将持续,影响经济运行特别是消费等服务业恢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从自身发展来看,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发展动能整体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难度较大。

在看到问题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区发展面临的诸多机遇:一是战略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三年行动已收官,预计市上围绕促进“一区两群”优化发展将制订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在市委、市政府推动渝东南地区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国市定位渝东南中心城市,有望争取获得更多支持。二是政策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五大宏观政策,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国市补助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政策红利,推动一批固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建设。三是市场机遇。随着新冠病毒防治工作转段,将减少对企业生产、市场消费的影响,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市场预期逐步好转。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区委五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立足“更快、更新”要求,赛成绩、树形象,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奋力推动黔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三)主要发展目标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总体上对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五个类别指标体系,共26项指标,包括20项预期性指标和6项约束性指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定在7%以上,是根据中央、市委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体现“跳一跳、摘桃子”的勇气和拼劲,兼顾实现的可能、防止脱离实际,既体现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担当作为,也符合黔江发展实际。同时,结合各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及年度运行趋势的研判,提出主要指标的预期目标(表2)。

2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十四五”规

推动高质量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7%以上

7%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以上

8%

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0.6%

2%

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7%

10%

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3

2.5

6.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9%以上

15%

7.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以上


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5%以上


9.工业投资增速

20%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2%以上

8%

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12%以上


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1%以上

60%

13.新增规模(限额、资质)以上企业数

60以上

400

创造高品质生活

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3%以内


1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0%以上

9.5%

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0.5%以上

10%

17.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1.5人以上


18.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5.5%

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19.进出口总额增速

15%以上

20亿元

20.开通航线数量

15

20

推动绿色

发展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1%

3.1%

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达到市上要求

达标

2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54天以上

350左右

24.森林覆盖率*

65%

65%

统筹发展和安全

2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3.4万吨以上

22.9万吨

2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04/亿元

0.04/亿元

注:1.“*”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2.加“为五年平均数,加“【】为五年累计数。

三、2023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为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全区上下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扎实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着力厚植发展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持续提升教育、医疗、旅游三大集散功能,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稳步推进“集散兴城”。持续提升教育集散能力,统筹开展学前教育示范、义务教育提质、高中教育破局、职业教育领先行动,确保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高中教育特殊类型资格线上线人数领先渝东南,职教中心对口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保持全市第一。显著提升医疗集散能力,完成中心医院整体搬迁,建成投用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荣军优抚医院项目前期工作。支持民族医院创“三甲”,推进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创三”工作。着力提升旅游集散能力,完成金山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区域性修建性详规和各专项规划编制,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完工投用沙塘旅游公路、水车坪长征文化公园和濯水古镇改造项目,新建市级休闲旅游示范街区1个,创成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是加快城市扩容提质。突出规划先行,完成《黔江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期规划编制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高铁站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补齐设施短板,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开展文汇片区城乡结合部、行政服务中心片区、舟白片区、乡镇集镇范围排水管网综合整治,推动污水处理率稳定达标。加强城市管理,实施老城“无灯区”整治,城区亮灯率保持98%以上。加快听松岭公园、天生湖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新增园林绿地8万平方米以上。不断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新增保洁示范道路4停车位5000以上。加强城市供水保障,水质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8%。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大城细管、智管、众管。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动态监测和帮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探索扶贫项目资产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以1+1+1+2”“1+9+52体系为重点,分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好农村危房动态管理,改造农村户厕2000户以上。持续推进市级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积极打造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完工投用黑溪至白石等12“四改三”项目,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0公里,安装生命护栏50公里。全面完工太极水库、瓦窑堡水库,推进茶园水库建设,开工建设陈家寨水库,实施农村水质提升和应急抗旱供水保障工程30个。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制”全覆盖。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提质发展特色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强城”,围绕卷烟及配套、新材料、消费品工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五大产业,统筹实施产业提档、招商提效、项目提速等“八大工程”任务,签约工业项目正式合同额5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6个、续建项目10个、投产项目12个,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家。加快产业集链成群,依托拟建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大中下游企业对接引进力度,开展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招商。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纳入国家“小巨人”企业“预备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300个,推动5G+”典型场景示范应用逐步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提升高新区平台能级,强化产业发展主战场地位,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高水平打造玻纤复合材料产业园、交通工具零部件和建筑工程轻量化“园中园”。强化企业运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能、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

专栏5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重点事项

1. 卷烟及配套: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土建标段全部完工,制丝、锅炉、卷包等重要设备完成采购并启动安装,启动片烟醇化仓库建设

2. 新材料产业:三磊玻纤一期二线、铝晟新材料10万吨再生铝等项目全面达产引导正阳新材料、弘扬建材合作,将2500/天产能生产线整合为5000/天生产线,努力建设渝东南水泥熟料基地。新建交通工具轻量化产业原材料基地启动年产2万立方玻璃钢产业项目建设

3.消费品工业投用2万吨农产品深加工调味品、双绿食品仙山玉珠及珍珠兰茶生产线改造、大庄酒业白酒产业化等项目,引进凤爪生产加工项目

4.生物医药产业:投用年产2000吨中药饮片生产建设项目,抓好青蒿素高含量种源培育和基地建设,与浙江来益生物合作开展复方蒿甲醚片出口贸易

5.新能源产业:投用麒麟风电项目,开工金洞风电项目,有序实施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进五福风电二期、麒麟风电二期项目前期工作。

6. 要素保障:完成电力投资3亿元,建成管线280公里。开工建设大河沟220KV输变电工程、重庆渝湘铁路正阳牵220KV外部供电工程,大河沟220KV变电站110KV送出工程和石会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启动110KV巨群二回输电线路工程、巨咸线三跨治理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计划完成燃气投资1500-2000万元,新建燃气管网80-100公里。持续推进民生燃气基地项目建设,启动醇基液体燃料储配(零售供应)站项目。实施中石油天然气园区保供项目,启动燃气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智慧园区,实施交通工具零部件轻量化产业园10万平方米定制化标准化厂房项目。

二是优化发展服务业。完善服务业体系,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满足产业转型需求升级。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文旅美城”建设开展“黔江旅游周”“周末惬意在黔江”等特色文旅活动,高水平举办2023中国武陵文旅峰会,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5%以上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智慧小区创建活动,加快邦泰天誉、贵丰公馆等15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17亿元、销售商品房40万平方米以上。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增量、扩面、优化结构。实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计划,支持乡村基首发上市,推动三磊玻纤、六九畜牧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科瑞南海与西南证券签订正式辅导协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450万吨铁路货场建设。发展航空物流,建设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0%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抓好农业生产保供新增高标准农田2万亩,打造马喇、邻鄂等优质粮油示范带,新建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千方百计稳住“米袋子”。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设施蔬菜,持续抓好羊肚菌、桑枝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菜篮子”稳产保供。坚定不移推进稳猪兴牛,加快建设大中型养殖场,全力保障市民“肉盘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一主两辅”产业,培育农产品规上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85亿元以上。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持续加大“黔江猕猴桃”“黔江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品牌宣传推介,加快构建以“山韵黔江”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的农业品牌体系,打造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20。持续抓好12“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点建设,发放“三社融合贷”1000万元以上。

专栏6  2023农业发展重点事项

1.粮油产业稳定粮食播面72.6万亩,播种油菜15.6万亩

2.畜牧产业:出栏生猪82万头,肉(奶)牛4.5万头

3.蔬菜产业:种植蔬菜17万亩,产量27万吨,种植羊肚菌6000

4. 蚕桑产业:产茧8万担

5. 烤烟产业:种植烤烟3.8万亩,产烟9万担

6.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1万亩,稳定发展渔业养殖2.3万亩,提升猕猴桃、脆红李、柑橘等水果基地管护水平和产能。

7.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土地流转率提高到50%以上。积极稳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75%的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加快农村三社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政府投资项目142个,年度计划投资42亿元。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全力争取国市补助资金15.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3.7亿元,落实业主自筹3亿元。扎实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加大施工组织力度,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达产增效。统筹保障用地、配套资金等要素,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卡点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开工落地。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策划储备,聚焦交通、城建、水利等领域,紧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投向,建立总投资约300亿的储备库。

专栏7  2023政府投资项目

1.交通城建:计划实施项目81个,年度计划投资21.8亿元。其中:续建新华乡通三级公路项目、石城社区城市更新等项目21个,新建轻量化产业园定制化厂房、2023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60完工投用2023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城区主次干道维修整治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30个。

2.农林水利:计划实施项目25个,年度计划投资8.9亿元。其中:续建茶园水库、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等项目7个,新建2023年高标准农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生态修复等项目18完工投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库移民产业转型升级示范等项目10个。

3.社会事业:计划实施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其中:续建濯水古镇保护利用、烈士陵园新建等项目8个,新建武陵初级中学学生宿舍、舟白西村小学神龟峡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28完工投用云樾府小区配套幼儿园改造、2023年区级土地整理等项目12个。

二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不断完善消费设施,推动老城大十字核心商圈、舟白新城商业副中心提质扩能,培育以三磊会展中心商业综合体、谊隆广场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的正阳新城商。不断提升消费活力,以“三岔河武陵水岸”等为载体,重点发展夜间经济新业态,打造“不夜黔江”名片。开展商文旅体联动促销,持续推进10万游客免费吃黔江鸡杂、春秋季汽车展会、网上年货节、6·18电商节、西洽会、鲁渝消费协作等线上线下消费促进和产销对接活动有序推进猕猴桃、脆红李促销活动。持续培育中国·黔江鸡杂论坛等展会品牌。大力发展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等“四首”经济,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10个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外贸经济。推动建设“开放活城”,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5家、外贸实绩企业1家。打造优质稳定的产业供应链,尽快推动乡村基在香港上市,在黔江打造乡村基产业链。继续推动衡生胶囊申报AEO企业,黔港农业公司申报茶叶原料种植场。指导三磊玻纤积极开拓欧盟市场,鼓励黔江鸡杂、猕猴桃、羊肚菌等本土优质产品打开海外市场,带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深化协作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发展活力。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加强对外交流协作,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塑造发展新动能。

一是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四川相关市(区)县合作,推动与南充、广安、宜宾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文旅融合等领域合作事项落地实施。协同打造乌江画廊旅游精品、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带,联手建设武陵山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动武陵山区域中心城市推动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发展,加快黔江与恩施协作区建设。持续深化中信集团、山东日照市和重庆高新区定点对口协作,努力打造对口协作新示范。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压实招商责任,化“平台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有效举措,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和技术领先型企业,优化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签约项40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优化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开放环境和政商环境,推动营商环境试点改革举措落地。围绕惠企政策落实、“四上”企业培育及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建立精准、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利用“渝快办”平台加大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全面完成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落实“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系列政策。全面推行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国企投融资行为,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发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民营企业“培优扶强”行动,确保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以上。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体育、美育改革,推进校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深化“双减”成效。加快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诊疗水平。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医药价格监管可测、可控、可评估。

三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链群培育,建成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引领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蚕桑、生猪、特色水果等产业为重点,培育特色农业科技型企业,启动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专家大院等研发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强化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绿色加工产业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新培育科技型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种子基金实现投资200万元以上,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000万元以上。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首届黔江区长质量奖评选工作。分级分类实施“智慧黔江”建设,推进数字集约化共建共享,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永续发展根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一是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开展机动车辆道路抽检3000台,抽检加油站油气回收20座,淘汰或治理柴油车590辆,抽测非道路机械移动车辆50加大乡镇、村庄污水处理站、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巡查力度,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分和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持续保持类及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善污染地块联合监管机制,严格建设用地土壤调查和风险管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厨余垃圾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纵深推进“林长制”,新增营造林14万亩以上。创建绿色示范村3个,完成“四旁”植树300亩。持续开展森林生态横向补偿,探索开展碳汇交易,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和野猪致害防控,建设野生动物与自然教育科普长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落实“一河一策”责任,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抓好河道乱排、乱占、乱建等突出问题整治,确保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开工建设小南海小流域、小万小流域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建成投用麒麟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金洞风储一体化五福岭风电二期、麒麟风电二期项目。强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效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积极融入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评估,创建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加快建设绿色完整社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深化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开展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示范400亩,新建村级回收网点45个,回收废弃农膜380吨、回收率87%以上。

(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立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

一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进高校毕业生过渡性就业,吸纳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开展职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工投用职教中心迁建、武陵中小学校园建设等项目,完成城南中心校迁建工程教学楼施工,开工建设云樾府小区和板栗山安置区配套幼儿园装饰工程等项目。落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老年人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控,强化精品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探索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实现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加强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5个百分点。持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社保业务下沉和网上办理,推动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完善监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信息,用好综合研判、“个案”解决和社会力量救助帮扶困难群众。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六送六进”养老幸福村品牌,开展桐坪社区居家网络建设续建和金溪片区敬老院前期工作。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推进“五童友好”社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启动张氏民居保护修缮,做好三台书院等文物类场所保护利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成渝东南首个非遗博物馆,完成南溪号子校本教材编撰出版。

三是持续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落实科学防疫新举措,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好重要民生商品政府储备,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控制新增融资综合成本,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化解存量债务。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六调对接”“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持续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苦干实干、奋力前行,加快建设“一中心一枢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黔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