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设施覆盖广 托起全民健康梦
近日清晨,在黔江区下坝河堤上,有的市民在健身器材上压腿,有的在单双杠上拉伸,还有的在河堤上跑步,晨光洒在他们红润的脸庞上。“以前要坐四五站公交车去体育馆,现在出小区500米就有大众健身区,我们老年人锻炼更安心了。”市民张华芬女士的话语里透着满足。这幕场景,正是黔江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生动缩影。
放眼全区,在金溪镇,依山而建的森林健身步道万步天梯串联起云雾山乡;在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和运动场地相映成趣;在偏远的石会镇中元村,也建起了配备健身器材的“微型健身园”。近年来,黔江区大力提升健身设施覆盖范围,目前,行政村篮球场全覆盖,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超2平方米,并通过新建大型体育公园和持续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布局,未来随着新城听松岭体育公园等项目的建成,覆盖率与品质将同步提升,充分构建起“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彩公益金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现在城里有的我们村都有!”近日,在太极镇新建的健身广场上,带着孩子玩耍的村民李女士笑着说,村民干完农活出来跳跳广场舞,孩子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大家其乐融融。另外,黔江还常态化举办各种赛事活动,通过山地马拉松、跑客节、篮球联赛、足球杯赛等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带动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30余项体育项目全面发展,年均举办各级各类赛事及交流展示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次达10万人次以上。
智慧化升级成为黔江健身设施建设的新亮点。在体育馆外的广场,太阳能充电的智能健身器材格外醒目。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运动数据,系统还能根据年龄、体质推荐训练方案。夜幕降临,体育场旁边的篮球馆的室内篮球场灯火通明,张先生刚结束一场比赛,他告诉记者,公司就在附近,下班过来打场球特别解压。从城市到乡村,从晨曦到星夜,完善的健身设施正悄然改变着黔江人的生活。
记者从黔江区政府获悉,黔江区坚持公共场地设施能开尽开、应开尽开,每年安排资金200余万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升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附属健身场地全面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安排资金30万元加强智慧化体育场馆建设,游泳馆已实现网上购票等功能,市民健身更加便捷。乡镇街道实现全民健身中心全覆盖。
区财政大力支持场地建设,强化群众体育供给,着眼城乡不同需求,聚焦人群密集区,注重场地的实用性。每年投入近2200万元,不断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城乡十五分钟健身圈目标。2023年安排资金1200万元用于新建乡镇街道篮球场等体育基础设施、老城全民健身中心项目。2024年安排资金585万元,保障乡镇街道新建和改扩建体育场地,推动市民健身场地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记者 徐朝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